香港人對集體記憶的珍視。大約從2006年10月開始,“集體記憶”這個詞匯突然成為整個香港比較熱門的流行語,人人都在講,這是一種在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匯聚生發出的情感。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集體記憶,為什么香港人會生發出這樣的集體記憶,有這樣的本土文化認同?
最早是2006年10月17日,在香港最早的遷移區石硤尾村。1954年,很多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來港的內地移民被安置在這里,他們一住就住到2006年的10月中旬?;旧厦繎羧思叶际且话俪叩揭话僖皇?,在香港十尺是一平方米,所以他們的居住空間是非常小的。但是在這狹小的空間里面香港人卻生發出了一種共同的回憶,因為鄰里之間沒有現代社會的這種陌生感,他們都像大家庭一樣和睦相處。2006年10月,石硤尾村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,這是第一件事,這時香港人的集體記憶還沒有完全表達出來。
到了2006年11月,因為政府在中環海濱一帶有新的規劃,香港的天星碼頭要全部拆掉。在香港沒有地鐵的時代,天星碼頭是港島和九龍兩地穿梭的必經之路。2006年11月底,當香港政府決定拆除天星碼頭時,香港人覺得自己的記憶要沒了,因為這里面有很多自己的故事,曾坐著天星小輪去上班,坐著天星小輪去約會,如果它沒了,將是多么遺憾的一件事。于是香港人自發的聚集在一起,貼出要保衛天星碼頭地標語。他們組織拉丁舞的表演、詩歌朗誦,或播放自己拍攝的紀錄片,在集體記憶的基礎上,去回溯香港人的一段歷史。
文章來源:上海永發保險柜 http://www.djphotography.net